Not registered via @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 marked as Spring component, or scanned via @ConfigurationPropertiesScan.
解决方法:@ConfigurationProperties使用spring-boot-configuration-processorjar 轻松地从带有注释的项目中生成自己的配置元数据文件 。该jar包含一个Java注释处理器,在项目被编译时会被调用。要使用处理器,请包含对的依赖 spring-boot-configuration-processor。1.在pom.xml中添加依赖
然后添加@Component注解,声明将这个组件添加进入容器中
但是不建议这样做,一般也可能是IDEA自己犯病了没有帮你加载上。直接运行试试看有没有这个报错,如果没有的话就没必要再搞了。否则容易出现Bean冲突的问题。
JDK 21 报错:Cannot resolve symbol ‘TimeUnit’Java 开发人员在使用 JDK 21 时可能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无法导入 TimeUnit 类。别担心,这只是因为在 JDK 21 中,TimeUnit 类已被转移到了一个新的包——java.time。为了在 JDK 21 中顺利使用 TimeUnit 类,你需要稍作调整。
新的导入方式
要想在 JDK 21 中使用 TimeUnit 类,只需在导入语句中指定新的包名即可:
1import java.time.TimeUnit;
你也可以直接使用 TimeUnit 类的全限定名:
1java.time.TimeUnit.SECONDS;
替代方案:Duration 和 ChronoUnit 类
JDK 21 中,除了 TimeUnit 类,还提供了 Duration 和 ChronoUnit 类,它们可以更精确地表示时间间隔。
Duration 类可以表示从纳秒到数百万年的时间间隔,并提供各种操作时间间隔的方法,例如加、减和比较。ChronoUnit 类则提供了秒、分钟和小时等时间单位,可与 D ...
1. 定义
浅拷贝(Shallow Copy):浅拷贝是在复制对象时,仅复制对象本身及其包含的基本数据类型字段,但对于对象中引用类型的字段,只复制引用地址,而不会复制引用对象本身。换句话说,浅拷贝后的新对象与原对象共享引用类型字段所指向的对象。
深拷贝(Deep Copy):深拷贝则不仅复制对象本身及其基本数据类型字段,还会递归地复制所有引用类型字段所指向的对象,创建出这些对象的副本。深拷贝后的新对象与原对象完全独立,修改一个不会影响另一个。
2. 示例代码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以下是一个包含浅拷贝和深拷贝的Java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引用类型字段的类Person,该类包含name(基本类型)和address(引用类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class Address implements Cloneable ...
回答
“单例模式可以通过反射、序列化/反序列化、以及对象克隆等方式被破坏。
反射:通过反射机制,可以访问私有构造器并创建新的实例。
序列化/反序列化:序列化对象后,再次反序列化时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实例。
克隆:通过调用clone()方法可以复制对象,从而破坏单例性。
为防止这些破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防止反射:在构造器中加入防御性代码,检测已有实例并抛出异常。
防止序列化/反序列化:实现readResolve方法,确保反序列化时返回同一个实例。
防止克隆:重写clone()方法,直接抛出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异常。”
如何破坏单例模式?1. 如何破坏单例模式?
虽然单例模式旨在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但在Java中,单例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被破坏:
(1) 反射机制 通过反射机制可以访问私有构造器,从而创建出新的实例,破坏单例性。
12345Constructor<Singleton> constructor = Singleton.class.getDeclaredConstructor();c ...
回答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通过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可以让我们在不改变目标对象的情况下,通过代理对象来控制、增强或延迟操作。
代理模式有多种类型,包括静态代理、动态代理、远程代理、虚拟代理和保护代理。以静态代理为例,代理类与目标类实现相同的接口,代理类在调用目标类方法时可以添加额外的逻辑,如日志记录或权限检查。动态代理则是在运行时生成代理类,通常使用JDK的InvocationHandler接口来实现。
代理模式的优点包括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添加额外的功能、降低客户端与目标对象的耦合度。但它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1. 什么是代理模式?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了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可以让我们在不改变目标对象的情况下,通过代理对象来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增强功能或延迟操作等。
在代理模式中,代理对象通常与目标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这样客户端可以通过代理对象来访问目标对象的功能,而无需知道是否正在使用代理。
代理在原有代码乃 ...
回答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目的是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这个实例。它非常适合需要唯一对象的场景,如日志记录器、配置管理器等。
在Java中,可以通过饿汉式、懒汉式、双重检查锁、静态内部类等方式实现单例模式。其中,饿汉式和静态内部类的实现方式天然是线程安全的,因为实例在类加载时就被创建。懒汉式的实现方式需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确保线程安全,但可能会影响性能。而双重检查锁则在保证线程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性能。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1. 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的目的是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该实例。这个模式非常适合需要唯一对象的场景,如数据库连接池、日志对象、配置管理器等。
2.如何使用单例模式?
在Java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单例模式。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实现方式:
(1) 饿汉式(Eager Initialization)
123456789101112public class Singleton { // 私有静态实例,类加载时初始化 ...
回答
“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复制一个已有对象来创建新的对象,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实例化方式。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创建对象成本较高或者系统需要大量类似对象的场景。
在Java中,我们通常通过实现Cloneable接口和重写clone()方法来实现原型模式。clone()方法返回对象的一个副本,副本可以是浅拷贝或者深拷贝。
原型模式的优点包括提高对象创建的效率、减少重复代码,以及支持动态配置对象。但同时也可能引入复杂性,特别是深拷贝的实现上。”
1. 什么是原型模式?
原型设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克隆,Spring里面最多使用到的就是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复制(克隆)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来创建新对象,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实例化方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克隆一个对象来生成新的对象,从而减少创建对象时的复杂性和性能消耗。
原型模式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当创建对象的过程复杂或者消耗资源较多时(如需要大量的计算、数据库访问等)。
当需要生成与现有对象相似的对象,但只有少量属性发生变化时。
当系统需要大量类似对象时,使用原型模式 ...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算法的骨架,并允许子类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通过这种模式,父类控制了算法的整体流程,子类可以实现具体的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的优点包括:
代码复用:算法的通用部分在父类中实现,避免了重复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灵活性:子类可以根据需要重写父类中的某些步骤,而不影响算法的整体结构。
易于维护:算法的框架在父类中实现,修改父类代码即可影响所有子类。
遵循开闭原则: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子类可以扩展算法的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的缺点包括:
子类数量增加:每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创建一个子类,可能导致子类数量的增加。
灵活性降低:算法的框架在父类中定义,子类不能改变算法的整体结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游戏开发中,游戏的初始化、开始和结束是固定的流程,但每种游戏(如足球、篮球)有不同的实现。我们可以使用模板方法模式来定义游戏的框架,并让不同的游戏子类实现具体的步骤。”
1. 什么是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算法的骨架(即模板),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1. 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这种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策略模式通常被用来避免代码中的条件判断语句。
在策略模式中,通常有以下几个关键角色:
策略接口(Strategy):定义了算法的接口,所有的具体策略类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具体策略类(ConcreteStrategy):实现了策略接口,提供具体的算法实现。
上下文类(Context):持有策略接口的引用,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更换策略。
2. 策略模式的结构
策略模式的典型结构如下:
Strategy:策略接口,定义了一个算法族的公共接口。例如:void execute();
ConcreteStrategyA/B:具体策略类,实现了策略接口,包含具体的算法实现。
Context:上下文类,使用一个策略对象,可以动态地更换策略。
3. 如何使用策略模式?
下面是一个使用策略模式的Java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订单系统,系统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促销策略,例如 ...
“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不改变原始对象的情况下,通过将对象放入装饰器类中来动态地添加职责(功能)。装饰器模式通常通过继承组件接口并组合组件对象的方式实现,这样客户端可以使用装饰器类为对象增加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原始类的代码。
装饰器模式的优点包括:
高灵活性: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组合不同的装饰器,为对象增加功能。
符合开闭原则: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装饰器来扩展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已有类的代码。
简化子类扩展:通过组合而非继承来扩展对象的功能,避免产生大量子类。
装饰器模式的缺点是:
代码复杂性增加:使用多个装饰器可能会使代码结构变得复杂,难以理解和维护。
性能开销:多层装饰器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装饰器嵌套较深的情况下。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为饮料系统添加配料,如牛奶、糖等。我们可以使用装饰器模式,为基本的饮料对象动态地添加不同的配料,而不需要修改饮料类的代码。”
1. 什么是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在不改变原始对象的情况下,通过将对象放入包含行为的装饰类中来为对象动态地添加职责(功能)。装饰器 ...